导语
近日,湖北省随州市Z有限公司(以下简称Z公司)的康某某、周某某、朱某某被移送司法机关审查起诉,涉嫌重大责任事故罪。这一事件引发了广泛的关注,也给其他企业敲响了警钟。企业合规是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企业合规是保障生产安全的基础,对于防范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规范管理、强化责任,企业能够有效地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保护员工和社会公众的安全。本文将从该事件出发,探讨企业在合规方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基本案情
湖北省随州市Z有限公司(以下简称Z公司)系当地重点引进的外资在华食品加工企业,康某某、周某某、朱某某分别系该公司行政总监、安环部责任人、行政部负责人。
2020年4月15日,Z公司与随州市高新区某保洁经营部法定代表人曹某某签订污水沟清理协议,将食品厂洗衣房至污水站下水道、污水沟内垃圾、污泥的清理工作交由曹某某承包。2020年4月23日,曹某某与其同事刘某某违规进入未将盖板挖开的污水沟内作业时,有硫化氢等有毒气体溢出,导致二人与前来救助的吴某某先后中毒身亡。随州市政府事故调查组经调查后认定该事故为一起生产安全责任事故。曹某某作为清污工程的承包方,不具备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生产条件,在未为作业人员配备应急救援装备及物资,未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的情况下,违规从事污水沟清淤作业,导致事故发生,对事故负有直接责任。康某某、周某某、朱某某作为Z公司分管和负责安全生产的责任人,在与曹某某签订合同以及曹某某实施清污工程期间把关不严,未认真履行相关工作职责,未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导致发生较大生产安全事故。案发后,康某某、周某某、朱某某先后被公安机关采取取保候审措施,Z公司分别对曹某某等三人的家属进行赔偿,取得了谅解。2021年1月22日,随州市公安局曾都区分局以康某某、周某某、朱某某涉嫌重大责任事故罪移送随州市曾都区检察院审查起诉。
企业合规问题分析
1. 与承包方签订合同时未认真履行审查义务
Z公司在与清污工程承包方曹某某签订合同时,没有充分审查曹某某是否具备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生产条件。这个问题使得曹某某等人能够在未具备安全条件的情况下进行清污工程,增加了事故发生的风险。如果承包方没有充分的安全生产条件和经验,进行有限空间作业时可能会出现操作不当、缺乏必要的防护设备等因素,增加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会导致人员伤亡、设备损坏或环境污染等严重后果。
2. 未对承包方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
事故发生前,Z公司未对曹某某及其团队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安全培训的目的是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以减少事故的发生和伤害的程度。缺乏安全培训导致曹某某等人对有限空间作业的风险意识不强,无法正确应对事故发生。如果承包方没有接受到必要的安全培训,他们对有限空间作业的潜在风险了解不深,缺乏正确应对的能力和意识。这可能导致在作业过程中疏忽安全事项,增加事故发生的概率。安全培训不仅可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还可以培养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在事故发生时,承包方如果没有接受到足够的培训,可能无法有效采取应对措施,导致事故的后果更加严重。
3. 未为承包方配备应急救援装备和物资
Z公司在清污工程进行期间未为曹某某及其团队配备应急救援装备和物资。这意味着在发生事故时,缺乏必要的工具和物资来进行紧急救援,延误救援过程,增加了伤亡和事故严重程度。如果没有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装备和物资,事故发生后救援过程可能受到限制和延误。时间的延误可能导致伤者状况恶化,甚至无法及时获救,增加伤亡的风险。应急救援装备和物资可以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护,可以更有效地进行救援行动。如果缺乏这些装备和物资,救援人员可能无法应对紧急情况,影响救援效果。企业对于特定领域的工作需提供必要的应急救援装备和物资是法律要求的。未为承包方配备应急救援装备和物资违反了相关法规,增加企业面临处罚和法律责任的风险。
以上问题说明Z公司在合规管理方面存在疏忽和缺失。企业合规应包括对合同签订和合作方的审查、必要的安全培训、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装备等方面。这些合规管理的缺失增加了生产安全责任事故的风险,并对企业及相关责任人承担法律责任的可能性产生了负面影响。
如何做好企业合规
1. 编制合规手册
编制详细、明确的合规手册,对涉及法律法规、行业准则的方方面面进行规定,包括但不限于劳动法、安全生产法、环境保护法等。手册应包含企业的合规政策、程序、责任与权利,并对违规行为进行明确的惩罚措施。
2. 明确各部门职责
在合规管理制度中,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各部门负责合规管理的具体任务落实到位。例如,安环部负责制定和推行安全生产管理措施,行政部负责制定和执行人事纪律。
3. 定期评估和修订制度
合规管理制度应定期进行评估和修订,以确保其与变化的业务环境和法规相适应。当法律法规发生变化时,企业应及时对合规手册进行更新。同时,定期对合规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4. 员工培训和沟通
合规制度的落地必须得到全体员工的理解和支持。企业应定期开展员工培训,提高员工对合规规定的认识和理解。此外,建立良好的内外部沟通机制,与员工、监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等保持密切合作,及时了解最新的法规和行业动态。
5. 监督检查机制
企业应建立健全的监督检查机制,确保合规管理制度的执行。可以设立内部的合规管理部门或委员会,负责督促和检查各部门的合规工作。同时,可以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审计和评估,发现潜在风险,并给出改进建议。
6. 加强承包方审查
在与承包方签订合同之前,Z公司应充分审查承包方的资质和能力,包括安全生产条件的具备情况。对承包方的工作经验、资质证书、安全管理制度等进行综合评估,确保其具备进行有限空间作业的能力和经验。通过加强与承包方的审查和监督,可以降低生产安全责任事故的风险,并确保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符合合规要求。同时,对于任何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应严肃处理,以保证企业合规经营和员工的安全。
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是企业合规的基本要求,但仅仅止步于此还远远不够。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合规制度,规范各项管理流程,确保合规要求落地生根。此外,要注重对员工的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同时,适时投入资金,购买先进的安全设备,提升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和可控性。最重要的是,企业管理层要起到表率作用,自觉履行合规责任,时刻关注安全风险,及时采取措施加以防范。通过建立完善的合规管理制度,企业能够规范自身经营行为,提高合规管理水平,有效预防生产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同时,企业应不断优化和完善合规管理制度,以适应变化的法规和业务环境,确保安全生产和员工权益的保障。
结语
企业合规是企业经营的基石,也是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企业必须做到加强合规意识,全面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总之,企业合规是保障生产安全的基础,对于防范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规范管理、强化责任,企业能够有效地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保护员工和社会公众的安全。希望企业能够吸取这起事故的教训,通过加强合规管理,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更多的动力。只有在合规的基础上,企业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并获得社会的认可和市场的信任。
案例来源|最高人民检察院
编辑| 纳升合规科技法务部
排版| 谢采云
【声明】官网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官网发布的文章、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原创文章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小编获取授权。